所在的位置: 文水县 >> 文水简介 >> 山西文水县城

山西文水县城

???文水县城历史上曾两次迁徙,原为大陵城,邑址在大陵庄与武陵村之间,城周十里。北魏时,迁县治于旧城庄一带,“城甚宽大,约三十里,百姓于城中种水田。”宋元丰七年(),汾文二水涨溢,毁于水患,基址不存。宋元符年间,县令薛昌将县城移筑于章多村之南,即现在的文水城,俗称“凤凰城”。

???县志记载,初建的文水县城为土城,周长九里十八步,城高、基宽均为三丈二尺,门壕马道都已粗备。明代,为防北虏侵犯,景泰、天顺、嘉靖年间多次加高加厚,并筑四个门楼、四个角楼、四十八个堞台,但此时的县城仍为土城。明万历五年(),知县郭宗贤、县丞韩登开始用砖石砌城。

???文水县城号称凤凰城,四道城门按北为凤头,南为凤尾,东西两门为翅膀设计。城门均为两进两出二重门,中间是一个瓮状的大空间。北门的外门方向朝东,意为凤凰之头朝东向阳,蒸蒸日上;东西城门的外门均拐向南,意为凤凰展翅飞翔;唯独南门两重门直通,形似凤尾,舒展悠扬。四道城门顶上和城墙四隅均建有重檐高楼,与城壁上的六十四个堞楼正好为七十二座,意为孔子的七十二贤人。

文水古县城一角

??为了体现凤凰城特点,在修建城墙的同时,对城内的建筑也做了整体的规划布局。在县城中央建了一座三层重檐大观楼,俗称寺楼。底座又高又宽,十字开门,直通东、南、西、北四大街。正中心挖一竖井,意为凤凰心脏。北门外与城门相对的东西两侧也各挖一口井,意为凤凰的双眼。这两眼水井,据北关村民说现今仍留存。寺楼整体为木式结构,各层均有楼梯、门窗,飞檐挑角,铜铃挂悬,尤为壮观。“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据传,文水县城建设竣工的一天晚上,真有一只凤凰落在城中央的大观楼上。其实,世上本没有凤凰,这只不过是县人的一种美好愿望而已。然而,文水城是凤凰城这一美名倒是一直流传至今。

文水县城

???文水县城周9里18步,城高4.5丈,基阔4丈,顶阔2.5丈,4门筑门楼,4隅筑角楼,城墙上筑堞楼72个,4门筑瓮城及重门......古时,县城北重门外照壁上镶有"凤凰城"3字。

老文水县城墙照片

文水县城旧航照

???年2月15日,日本鬼子侵占文水城及解放文水城时,文水城墙与4城楼多处遭炮击损毁。

???年以后县城墙逐渐拆除。在年前后,位于现食品公司残留的最后一段数十米南城墙被拆除,从此文水的城墙荡然无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jj/5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