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智走进文水系列精品图文欣赏探访贺

谷雨刚过,汾河里的各种水鸟活跃起来,白鹭、苍鹭、麦鸡、黑鹳……有的在河里捉小鱼,有的在高空盘旋。最活跃的要数黑翅长腿鹬,它们在一处浅水湿地,一会追逐打闹,一会绕河群飞。朋友购得一款-的长焦镜头,相邀去“打鸟”,几位摄影好友便一同来到汾河。中午时分,我们从汾河三坝向北辛店出发,去探访贺家大院。一条宽敞的公里穿过徐家镇不远左拐,便是北辛店。北辛店是文水县下曲镇的一个行政村,村委主任成志强把我们带到了村委的院子里。院子南是一座古戏台,北是洪福寺庙,这座庙的正殿曾是学校的办公室而得以保存。成志强指着院子里正在重新修建的纪念碑,给我们讲起了发生在一九四五年“四·一三”惨案,为了掩护八路军,九位村民惨死在鬼子的刺刀之下,其中还有一位孕妇。北辛店村在文水平川属于不大的村子,但这里却是晋商的重要窗口。全村有两千多口人有一半以上姓贺。我们在村中的贺氏宗祠,看到了两块清碑和较为完整的族谱。北辛店的贺姓,源自河北广平,明代迁至此地。在四世祖贺然公的影响下,耕读传世,遂成家风。贺家祠堂前廊柱上有一副楹联:“一门进士二解元兄弟同榜,五世同堂六举人父子登科。”也许,这就是贺家当年的荣光。北辛店在文水与平遥、祁县的交界之地,明清时这一带的晋商纵横南北,通达海外,村里的人受风气影响许多人外出经商。洪福寺有块碑,碑上出资名单中,密密麻麻地刻有“裕隆成”“德昌全”“云兴隆”“大亨号”“永生源”等,粗略一数,竟然有二百多个商家字号。晋商文化离不开大院文化,成功的晋商人士几乎都体现在其故土的大院建筑上。所以,晋商留下了许许多多大院,也凝聚了太多的乡愁。北辛店随处可见的二十多座古老院落,默默展示着贺家历史的辉煌,记载着贺家厚重的文化。千年古村北辛店文化基因保存完好,“活化”性保护、复兴、传承有序,成为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古村落。年12月,北辛店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里还把古院落编号,方便游人参观。传统村落也称古村落,这些村落一般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事实上,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说到贺家古院,就不能不提汖和文化旅游和发起人成墨兰。这位出身在文水的一个小山村,地地道道的山里女娃却有着国际贸易学士,专业英语八级的头衔。从事国际贸易事务多年,亲身感受体验了世界各国的人文风情之后,又把目光投注在民宿发展上。于是成墨兰和她的合伙人孟广义、贾玉清共同成就了贺家大院的春天。来到贺家一号院,正赶上成墨兰他们三位都在。贾玉清说二十多年前我们就见过,掐指一算,大概是我在文水当团县委书记期间吧。孟广义我们虽未谋面,但由于都是摄影爱好者,早就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jj/5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