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大盘点,山西游客超万收

山西卫视《人说山西好风光》

山西省旅发委山西广播电视台

倾情打造年度巨献

内容来自:山西广播电视台

长假结束了,盘点下收获吧!山西省旅发委刚刚发布

年“国庆中秋”

全省假日旅游情况分析报告

年“国庆、中秋”假日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旅发委加强组织,精心部署,严格制度,按照《山西省假日旅游运行工作机制》,健全“两节”期间假日旅游的总体运行方案,全面启动“国庆中秋”假日旅游各项准备工作。假日期间,全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积极组织、主动作为,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以提升游客满意度和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提升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强化安全意识,全省假日旅游市场平稳运行、秩序良好,实现了假日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文明”的目标。

一、总体情况

(一)旅游接待情况

国庆长假落幕,山西旅游再一次交出漂亮“成绩单”。据统计,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7.26%。其中:过夜游游客.31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6.97%;一日游游客.1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7.4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7.63%。

纳入全省假日旅游统计的35个重点旅游景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69%;累计实现门票收入2.1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3.61%。

根据中国移动集团公司逍遥旅游数据平台对全省35个重点景区假日期间的游客监测情况看,外省游客的十大客源地为:北京、河南、陕西、河北、内蒙、天津、山东、辽宁和湖北。省内方面,晋中、太原、忻州的居民到访35个重点景区人次排前三位,省外城市是北京和西安最多。来山西的游客中,男性游客占55.89%,消费偏好呈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发展趋势。从游客年龄来看,30—40岁的最多,占到所有游客的27.93%,其次是40—50岁的,占到所有游客的27.32%,而亲子游更多会选择游乐性较强的项目,选择单纯游览型的景区较少。根据全省4A级以上景区动态流量监测系统监测,全省4A级以上景区中,平遥古城、五台山、壶口瀑布、恒山、云冈石窟、乔家大院等经典对省外游客的吸引力较大,接待的省外游客多于省内游客。城市方面,临汾市和忻州市接待的省外游客多于省内游客。从游客的流动情况看,省外游客在景区游客多集中在10月4、5、6号,而省内游客则偏爱假期的开始和即将结束时,尤其是即将收假时,省内游客的出游率最高。

(二)假日旅游组织情况

省旅发委高度重视假日旅游工作,节前组织召开“国庆中秋”假日旅游专题会议,全力动员、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面启动假日旅游运行工作机制。陆续下发了《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庆中秋”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强化国庆中秋和十九大召开期间应急值守工作的通知》、《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景区游客流量管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安排部署节假日值班工作,要求各市认真落应急值守工作,严格执行节假日期间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全省旅游行业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通力合作,旅游市场安全有序,运行平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旅游安全情况

节前,省旅发委下发了《关于做好国庆中秋假日旅游安全的通知》,与省公安厅联合召开了全省公安部门和旅游行业“十九大安保决战决胜暨国庆旅游交通安全工作动员布署会议”,对十九大期间和国庆中秋假日期间的安保工作进行了动员布署,并与公安部门建立了假日旅游安保联动工作机制。全省各级旅游部门狠抓旅游安全工作,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旅游安全检查,全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假日期间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按照“安、顺、诚、特、需、娱”六字要诀,严格落实旅游安全监管责任,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密监控旅游景区的安全动态,及时发布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加强旅游安全提醒提示。中秋节当天,盛佃清主任对晋中市乌金山景区旅游安全工作进行了实地检查。

全省旅游系统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把旅游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来抓,有效保证了节日旅游市场的健康、安全、有序,全省旅游市场秩序井然、运行良好,截止10月8日下午18时,未接到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

(四)旅游投诉情况

“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各级旅游质监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受理游客咨询、投诉,假日期间共接到游客咨询电话起,均作了耐心解答,受理游客投诉20起,接待人员均作了详细了解,并与游客进行了沟通,及时进行了处理。

二、假日旅游主要特点

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日,两节的叠加效应,超长的假日时间,高速免费通行的政策,秋高气爽的适宜天气,促使人们出游热情高涨,长途出行的自驾游快速增长,以赏月、团圆等中秋元素为主题的乡村游、短线游、自助游、家庭游成为市场主体,体验式旅游需求增大,品味民俗、享受文化成为游客的普遍需求,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全面开花,各地积极增加产品供给,房车露营、中医保健、研学旅行、运动健身等旅游业态不断呈现,全省各景区纷纷推出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主题活动,旅游市场亮点纷呈,为长假增姿添彩。我省假日旅游市场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彰显魅力

全省正在重点锻造以“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为支撑的新品牌,三大旅游板块以它博大的有历史文化内涵,多彩的民俗风情,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吸引着八方游客,在两节假日期间逐步彰显其非凡的魅力。

假日期间,高德地图发布的《十一全民出行大数据预测报告》显示,壶口瀑布位列“十一”黄金周自驾游热门景区第二位,百度地图也给出了同样的排名;忻州市偏关黄河老牛湾景区旅游与文创相结合,在景区创建了“毛毛星球”画展,把老牛湾的山水、花草、石头、古戏台、古寺庙、古码头、古栈道、石磨、石碾、石院、石坊等都作为创作的元素,给游客带来了乡土文化的艺术享受;雁门关景区夜间灯光景观的呈现,以及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景区,沧桑古道、巍巍险关使游客体会当年兵戈铁马的历史氛围;百名记者摄影家齐聚长治,用手中的照相机、摄像机,记录了雄奇险秀的太行风光,为游客展现了八百里太行画廊之美。“地上看、水中游、天上观、云中行”的八泉峡景区、太行山大峡谷,以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八方游客。

(二)旅游方式多样,团队游和自助游各领风骚

自驾游、自助游、定制游、跟团游等出游方式多样,团队游客多数集中在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乔家大院、壶口瀑布等传统旅游景区;自助游更趋向城市周边、乡村,尤其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越来越成为居民假日出行的首选,不少市民选择户外去享受田园风光,到乡村旅游点登山、观赏、采摘等,感受乡村气息,体验农家生活,尽享回归自然的乐趣,这些可休憩、可体验、可观赏、可参与的旅游形式备受游客欢迎。

(三)自驾游、乡村游、短线游、亲情游成为市场主体

自驾游、乡村游、短线游、亲情游成为“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游客出游的首选,此外,体验游、休闲游、青少年团体游、徒步游受到青睐,成为我省旅游假日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周边未开发的自然风貌及交通要道周边的有特色的农家乐等,都是自驾旅游爱好者的目的地,传统的中秋佳节,以家庭出游和亲友结伴的自助游成为市场主体。各地根据景区特色,纷纷推出了家庭参与性较强的旅游活动,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和重点旅游乡镇,以农事采摘、亲子体验、游乐互动、赏花获秋、健身漫步等为主题的旅游系列活动,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四)文化旅游盛宴异彩缤纷

国庆中秋假日期间,文水县“迎国庆、庆中秋、献礼十九大”文水县“清凉夏日”首届文学艺术节于10月1日在文水世泰湖湿地公园盛大启航。艺术节涵盖了音乐、舞蹈、戏剧、朗诵等多场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第二届关公国际旅游节暨关公国际摄影大赛在多姿多彩的“古中国”盐池岸畔盛装开启;大同云冈文化旅游活动月40多项旅游、体育、宗教、文化艺术类的活动陆续推出;晋祠博物馆推出以晋祠文化为背景的各种文化旅游产品,有舞台剧《水母娘娘的传说》、舞蹈《夸晋祠》、《礼仪之邦》、山西民歌等等,同时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风火流星》、《晋阳三三叉》等文化展演,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也让游客在精彩的表演中更加了解晋祠,了解三晋文化。

为弘扬中华美德,榆次老城开展了祭孔大典,与游客共同分享传统文化;由大同市政府、中国机械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大同)国际汽车文化嘉年华在南城墙永泰门前广场正式开幕,为游客奉献了一场极具观赏性、服务性和趣味性的汽车文化盛宴;大同古城在鼓楼剧场为游客奉献了新编的传统耍孩儿戏《猪八戒背媳妇》,还增加了武打、喷火、变脸、脚托莲花灯等与观众互动元素;吕梁孝义孝河国家湿地公园推出了大型水上灯光实景剧《水舞孝义》,该剧集声、光、电、高科技于一体,美轮美奂,震撼力强,吸引大批游客纷沓至来;皇城相府景区3D灯光秀美轮美奂,尤其是大型史诗剧《名相风云》,以文化古堡皇城相府主人陈廷敬为官为学轶事为素材,用音诗画的形式编排的一部舞台剧,精彩震撼,韵味悠长,一本“袖珍型”版本的《康熙字典》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许多游客纷纷将其作为旅游纪念品购买收藏。太原碑林公园推出的第七届“丹枫秋韵”碑林文化节,内容涵盖了“碛口”山西省第五届风景名胜摄影展、省城名家书画笔会、传统武术表演、十八大期间碑林发展回顾、国学展示、拓制展示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及游客驻足观赏。

(五)中秋民俗活动多样呈现

“中秋”期间,各景区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中秋主题活动以吸引游客。长治“展示古黎文化体验民俗风情”表演赛、“体验黎侯古城美景品尝上党百家风味”小吃比赛、祭月大典等展示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和颇具民俗特色的祭月活动;临汾云丘山景区举办了云丘山“柿柿如意”红叶节,推出了喜柿叠叠高、柿染之美、柿子工坊、中秋拜月会、古村夜游、文艺演出等新鲜有趣的活动;榆次老城、常家庄园景区在今年“十一”准备了“一把酸枣”中团扇表演片段、格格穿越走秀、抛绣球等民俗演出;皇城相府景区举办了绛州鼓乐表演,非遗传承人倾情演绎,震撼登场;杏花村旅游景区举办了复古酿酒生产表演,游客在参观过程中还可以免费品尝四种不同口味的汾酒;碛口西湾村推出了大型婚俗文化实景表演,游客在古镇原生态民居游过程中可以深度体验当地传统婚嫁,还可自由选择骑马、坐轿等项目,极大增加了游客的兴趣;“舌尖上的阳泉”厨艺大赛在娘子关景区隆重举行。这些活动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旅游需求,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真正实现“旅游让生活更美好”的旅游目标。

(六)“旅游+”业态融合多元发展

本次假日各地举措不断、亮点频现,旅游+科技、旅游+文化、旅游+农业等业态多元发展,旅游+美食、旅游+民俗、旅游+演艺等形式广受欢迎,尤其是“体育旅游”精彩纷呈,多项全国性体育赛事在各地隆重举办,这些活动,既有精彩的体育赛事,也有体育与休闲观光旅游的结合,既有厚重的文化体验,也有特色的民俗表演,既有智慧科技旅游,也有游客互动参与,活动形式多样,异彩纷呈。长治“第五届太行红山自行车骑游文化节在黎城开幕,通过举办“名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环城骑游活动”;由大同县旅游局主办,大同市足球协会、大同市未来之星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协办的“忘忧农场杯”青少年沙滩足球大奖赛在大同忘忧农场开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沙滩足球团队参赛;永乐宫景区在景区内举办第三届“永乐杯”休闲垂钓邀请赛,让游客在参观游览之余体验垂钓的无限乐趣,增加了停留时间。“环浊漳河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徒步登山挑战赛等多项特色活动,受到了全国骑友以及周边市民的青睐。

(七)智慧旅游助推旅游服务升级

各地旅游景区通过门户网站、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jj/5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