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和实施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个基本面,全面建设“山水、人文、城市”三位一体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灯火璀璨的渝中半岛夜景。崔力摄
今天,两江君就来说说什么是三位一体?如何建设集“山水、人文、城市”于一身的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
事实上,重庆早在年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庆都有哪些历史文化?市委书记陈敏尔此前曾将其总结为:重庆的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交相辉映,文化资源富集,人文底蕴深厚。
此时重提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用意何在?
按照《意见》,建设“山水、人文、城市”三位一体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在于挖掘和保护,只有充分挖掘、精心保护,才能谈利用和发展。
刚刚结束的“双晒”,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山水是重庆的“颜值”,人文是重庆的“气质”。不忘本来,才能走向未来。在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进程中,必须把历史文化保护纳入城市规划建设,把历史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促进产城景有机融合,提升城市人文内涵。同时,还要坚持保护优先,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优秀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渝中半岛。图源视觉重庆
而这一理念,也在《意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根据《意见》,重庆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发掘巴渝独特自然资源文化和历史文化,建设历史文化资源信息库,把工作做到保护之前,做到摸清底数。只有心中有数,才能从全市层面统筹规划,有的放矢。
老街区、老建筑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脉,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风貌区自然也是城市提升方面的重点。根据《意见》,重庆将依托“母城渝中、人文半岛”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推进实施辖区内十八梯、山城巷、李子坝等老街区老社区保护修缮,南岸区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等历史文化街区也将是保护和修缮的重点。
此外,重庆还将深入挖掘主城区码头渡口、索道缆车等山城江城特色要素,将朝天门片区的治理提升作为重点,优化岸线功能及码头布局,突出生态保护和岸线修复,提升朝天门景观,展示城墙遗址及缆车景观,传承山城吊脚楼经典元素。
▲长江索道。张锦辉摄/视觉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