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三农”发展的新思路、新战略与新举措。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重要发源地,15年来,由“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的接续发力,为浙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美丽乡村成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进一步推进文水乡村振兴战略,开拓创建美丽乡村的总体思路,增强文水建设美丽乡村的信心和决心,6月27日到6月29日,县委书记梁宝明,县委副书记王峰,县委常委、副县长范发宾,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建树,副县长赵一学,县委办主任王金钟带领各乡镇书记和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赴浙江省桐庐县深澳村、环溪村、荻浦村,富阳东梓关村,安吉县余村、横山坞村、鲁家村等地,通过实地参观、听取经验介绍和座谈交流等方式,学习当地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生态旅游、基层党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规划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深澳村:让传统村落“活起来”
深澳村是申屠家族的血缘村落,凭借其古老的文化、深厚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源远留存的文物古迹,成为桐庐著名的江南古村。该村因地制宜,挖掘文化底蕴丰厚的古村落群,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当地村民实现增收致富。6月27日,考察团走村入巷,详细了解深澳村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开发和管理情况以及民俗风情,实地感受了深澳村的人文之美、阳刚之美,体验了“活着”的古村落的文化魅力。
“北辛店是文水典型的古村落,我们要及时总结深澳村在古村落保护、开发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建立健全系统的古村落保护开发规划,使北辛店古村落成为新的生态旅游亮点,进一步促进北辛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曲镇党委书记刘杰表示。
环溪村:一个美丽的逆袭
6月27日,考察团实地参观了环溪村,围绕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垃圾回收、河长制管理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该村是当下美丽浙江建设过程的一个传奇: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它以“千万工程”为契机,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从河道黑臭、垃圾遍布的脏乱差之地,成为住建部首批评定的美丽宜居示范村;从农田荒芜、年轻人纷纷逃离的“空心村”,成为以莲文化为核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网红村”……环溪村在全域旅游建设中,牢固树立“全域景区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理念,倾力打造“清莲环溪”品牌。着重实施“生活污水处理”“生态水系改造”“生态人居提升”“生态文化传承”四大工程,依托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充分挖掘莲文化、打造莲景观、发展莲产业,积极带领村民发展民宿主产业,村美的同时也实现了民富。如今的环溪村是一个复合型、多主体、开放式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小桥、流水、古树、清莲……村庄古朴典雅、清爽洁净,一派婉约的江南风情。
县旅游局局长郭强在参观后表示:“文水也有许多这样的资源急需开发,苍儿会景区就是一个样板。有些模式已经成型,加上文水特色便可见效,关键是做好规划,全域生态旅游理念作指导。”
荻浦村:打造特色文化软实力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荻浦村是一个以孝义文化、古戏曲文化、古造纸文化、古树文化为代表的千年村落。近年来,通过产业转型,在文化引导下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精心打造荻浦花海,构成“花海”景观带,带动农家乐发展。同时与民俗展馆、民宿、手工艺展示群、茶馆和咖啡屋等文艺范结点,构成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文化游集散地。6月27日,考察团就这种因地制宜发挥特色软实力、保留历史痕迹的基础上的大胆创新模式进行了座谈交流。“如何将创意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值得学习借鉴。”“文水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与桐庐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也大有可为。”考察团成员深受启发。县委书记梁宝明指出,桐庐县是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我们要对照先进找差距,理清思路寻突破,立足实际定措施,为探索文水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发展打基础。
东梓关:打造现代版“春江花月夜”
6月27日,考察团走进了东梓关村。该村是吴冠中画中的水墨江南,也是郁达夫笔下的繁华旧梦。白屋连绵成片,黛瓦参差错落。曾经靠着发达的水运而兴起繁华,却也因着时代发展,水运的没落,在岁月的长河里渐渐走向衰败。年杭州市政府提出要创建一批“杭派民居”示范村,东梓关村抢抓机遇,开启保护、修缮和建设古民居工程。现在,东梓关靠着“最美回迁房”留住了江南的美,也实现了自己的百年重生。考察团先后参观了东梓关村史馆、许氏六八房、许家大院、东梓关码头以及杭派民居,详细了解了东梓关悠久的历史渊源,并就在房屋回迁过程中的土地审批、资金来源、环境整治、美丽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任东平参观后深有感触,东梓关在环境综合整治、房屋回迁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下一步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县实际,科学规划,打造出具有文水特色的“美丽乡镇”。
余村: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美丽家园
6月28日,考察团走进“两山”重要思想诞生地安吉县余村参观学习。一走进天荒坪镇余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红色大字就映入了眼帘。余村原本是个以采石灰矿致富的小村庄,是安吉的首富村,村民们富有了,但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破坏。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一条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之路由此启航。十余年弹指一挥间,余村人早已将总书记的教导转化为行动力,开创了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新路。如今的余村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呈现出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画卷。
考察团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余村文化礼堂,充分感受了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成果,深入了解余村的发展历程,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专题纪录片,详细了解这一科学论断的深刻内涵,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村路参观了余村的新农村建设。考察团还与当地村干部就基层党建、富民产业、美丽乡村建设、民俗旅游、脱贫攻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学习、探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经验、举措。“通过此次余村之行,我又一次接受了深刻的党史国情知识教育,对于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相关论述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于‘两山’理论下的乡村振兴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习余村人勇于担当、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的精神和劲头,发挥带头作用,为文水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苍儿会办事处党委书记陈松杰表示。
横山坞村:着力打造民宿情怀村
6月28日,考察团一行来到了位于灵峰山下的横山坞村,该村与塘浦工业园区相连,是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城郊型村。近年来,横山坞村始终坚持“乡村旅游地,文美横山坞”发展定位,做优生态环境、拆改村庄格局、提升基础设施、美化小区庭院、发展文旅产业,基本完成了以“文化休闲”“乡村度假”“休闲农业”为特色的休闲产业布局,横山坞文旅休闲产业集聚效益已经显现。年,又启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乡村经营模式,使农户真正享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成果。每到一处,考察团成员认真听、仔细看、详细记、虚心问,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了解学习借鉴当地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横山坞村的崛起就得益于此,南武乡在壮大集体经济方面任重而道远。”南武乡党委书记石凤鸣表示。
鲁家村:首个家庭农场聚集区
鲁家村位于安吉县城东北部,过去,鲁家村还是安吉一个破旧不起眼的小山村,年,带着一份脱胎换骨的决心,鲁家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鲁家村探索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和经营创新之路,即以18个各具特色的农场为载体,开展“村集体+公司+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旅游公司专注“鲁家”统一品牌运营,农业发展公司积极发展特色民宿、火车咖啡馆、小火车观光体验等新业态。如今“鲁家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顺利实现模式输出。鲁家村已蜕变为“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6月28日,考察团就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产业,与运营公司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座谈。座谈中,梁宝明指出:“鲁家村生态环境良好,发展理念先进,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走在了国家的前列,文水与鲁家村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我们应认真学习借鉴鲁家村的成功经验,开拓思路,勇于创新,结合我县实际,从试点起步,走出具有文水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考察活动中,还特邀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饭店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黄浏英作了一场《生态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专题讲座。
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三农”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发源地。考察虽然结束了,但留给文水的考卷还需要结合实际认真作答,相信,在新时代新思想的指引下,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英雄故里的乡村振兴一定会迎来美丽的春天……
图文:文水县新闻办刘越
编辑:冉艳娜
责编:王肖玉
主编:郝宏勇
为什么会得白癜风中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