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自沉,端午有了丝丝缕缕的文人情怀;粽子飘香,牵动男女老少的唇舌喜爱。
那一枚外白里黄酥得刚好的流油鸭蛋,也在告诉我们,这才是家乡的味道。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的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吱儿~~”—冒出的不仅是红油,还有止不住的口水吧。汪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读来唇齿有香,满口生津,将高邮咸鸭蛋的美味,写到了令人垂涎的地步。
请跟随小编的脚步,来回忆端午时节,妈妈在厨房准备美食的过程吧~~
舌尖上的端午
咸鸭蛋
高邮及附近的地区,
会把鸭蛋制成“青皮”。
做出来的这种蛋,
蛋黄流油,
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味极佳,
因为有个“黄”字,
于是也进入了“五黄”的行列。
端午吃咸蛋黄,
还寓意着健康平安。
粽香怡情
粽子古称“角黍”,
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
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
而流传有序,
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
载于唐韦巨源《食谱》。
总体上说,
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
而端午节吃粽子,
古往今来,
中国各地都一样。
现今各地的粽子,
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
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
艾叶粑粑
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
还用糯米粉与艾蒿一起蒸艾叶粑粑。
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
具有芳香气味,
可驱虫杀菌,
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
无论食还是用,
艾均必不可少。
蒜蓉红苋菜
苋菜盛产于夏季,
红苋菜多生长在云南、四川等地。
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
“六苋,并利大小肠。”
农历五月初五正是初夏时节,
天气渐热,细菌滋生,蚊虫出没。
而在古人看来,
红苋菜不仅能够通润肠道,
排出体内毒素,
还能趋吉避凶,
祈求康健。
采茶制茶
北方一些地区,
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
制成茶叶。
广东潮州一带,
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
熬凉茶喝,
对健康很有好处。
作者简介
汪曾祺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朗读者简介
刘明辉
刘明辉,级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性格沉稳内敛,勤奋好学,乐观上进,喜欢运动,爱好听音乐,大一期间曾在校学生会广播站担任播音员。
征稿启事
暑期特辑征稿
也许,他见过塞北的大漠孤烟;也许,她见过北国的雪山绵延;也许,你见过江南的杏花烟雨……将这些景与情分享出来,我们便可以拼出整个世界。欢迎在校师生、校友、社会人士参与医大朗读者征集,与医大人一同分享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想。
我们有声音,你,有故事吗?
截止日期:年7月10日
所有投稿请发送到邮箱:
qq.擅长白癜风疾病的诊疗哪的白癜风医院权威